APP,全称是application,意思是应用程序,即装在智能手机里的各类软件。APP和移动操作系统(iOS、Android等)共同构成只能手机的软件部分。
1.状态栏(Status Bar)
用来呈现信号、时间、电量等信息,Android系统还会显示未读信息的提示。高度20pt,位于整个APP界面的顶部。
2.导航栏(Navigation Bar)
导航栏也被称为标题栏,一般会显示标题,也可以放搜索、分段式控件或者其它功能入口。高度44pt,位于状态栏下方。
3.搜索栏(Seach Bar)
用于搜索内容,帮组用户精准的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和功能。可位于导航栏下方,也可以放在导航栏上。高度可以自定义,一般设计为44pt。
4.标签栏(Tab Bar)
让用户在不同的子任务、视图和模式中进行快速切换。标签栏上一般有会三到五个图标,若超过五个,可以考虑将第五个图标用更多表示。高度49pt,位于APP最底部。
5.范围栏(Scope Bar)
只有和搜索栏一起时才会出现,用于定义用户的搜索范围。位于搜索栏下方,高度可自定义,一般为30pt~44pt。
6.工具栏(Tool Bar)
工具栏上防止着用于操作当前页面中各对象的控件,位于APP最底部。高度通常设计成44pt。
1.列表形式(List style)
每条列表可以是单挑的图片形式或文本形式,也可以是图文结合的方式。每条列表之间会用分割线进行区分,利用“紧密、对比、重复、对齐”的原则设计每条列表的信息,使得信息清晰有力的传达给用户。
2.卡片形式(Card style)
将同类信息归纳到一个矩形或者圆角矩形当中。卡片可以被堆叠、覆盖、移动,这样极大的扩展了一个内容块的视觉深度和可操作性。卡片在设计形式上可以增加边缘、阴影,使得卡片具有立体感。
3.集合视图形式(Collision style)
将同类信息用平铺的形式展现,一般以图片为主题,文字为辅助信息。多用于展示商品、照片、音乐等富媒体信息。
4.图片形式(Image style)、文本形式(Text style)
图片和文本视图比较好理解,所以放在一起,图片形式多见于图片社交类APP,文本形式常见于内容类APP。
1.模态提示框(Modal prompt box)
占据整个屏幕或者大部分屏幕,包含完成当前任务所需的文字和控件,通常也会一个完成任务的按钮,和一个取消按钮。
2.警告提示框(Alert View)
必须包含标题,或者标题加正文,有一个或者多个按钮。
3.操作列表(Action Sheet)
由用户某个操作行为触发,包含两个或以上的按钮。
以上有关技术知识点的内容可能不是特别完成,后期快速应用开发网(www.rapidappdev.cn/)还会为大家慢慢更新完善。大家如果有好的Android开发知识点建议,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哦~